首页> 瘢痕学院> 【专家讲课】第35期:微等离子束应用于浅表性瘢痕治疗

【专家讲课】第35期:微等离子束应用于浅表性瘢痕治疗

观看直播

  在进化的过程中,动物获得了一种使受损组织愈合的能力,有的甚至可令缺损的组织再生,比如:壁虎。没有这种能力的人类却容易被疤痕困扰。在治疗疤痕中,不同的技术选择会有其异曲同工之处;但,专家们的临床经验和病例累积,才真正展现了治疗中的各有千秋。

  无论是浅表性瘢痕还是微等离子束的治疗技术,瘢痕医生们都不陌生。而完全将两者相结合的课程,往期还未有过。本期课题“微等离子束治疗浅表瘢痕的临床应用”,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整形美容科廖农主任,对微等离子束仪器设备原理的讲解,及临床病例的治疗对比,全面的展示了该技术在治疗浅表性瘢痕中的有效性,相信会让大家有一份不一样的体悟。

<精彩瞬间>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  廖主任建议:运用Plasma治疗浅表性瘢痕时,对于初学者,应先用小能量,以提高治疗的安全系数。同时,需注意保持创面的干燥,适当用生长因子,利于皮肤创面的恢复。

  课程介绍
  等离子的治疗原理:
  1、在创面上会形成一个生物膜起到保护作用;
  2、热效应不会随着深度的加强而衰减;
  3、它的作用不依赖于色基,所以术后不会遗留色素沉着。


幻灯片7.jpg

  在Plasma的治疗中,需要针对性的选择三种Tip。可以联合使用,也可以单独使用,每个Tip各有各的特点。
  R-Tip:剥脱效应和热效应是均等的;
  H-Tip:热效应强过剥脱效应;
  A-Tip:剥脱效应大于热效应。

  病例展示
  通过理论的介绍再结合临床病例的对比,让我们从抽象到具象的认识到了Plasma对于浅表性瘢痕的疗效。在此列举3个病例:

  病例九

幻灯片19.jpg

  盆腔手术的女性患者,有手术瘢痕拉宽、针眼疤痕、色素的减退,做了两次Plasma。治疗终点反应图显示:点状、微结痂、微红。这个患者除了瘢痕平复、针眼瘢痕、线的勒痕减淡以外,她的脱色素情况也有很明显的改变。

  病例十五

幻灯片25.jpg

  外伤引起上唇裂伤,做了清创缝合后,拆线第14天开始做的治疗,图为做了2次Plasma的效果。

  最后一个病例

最后的病例.png

  前额两眉之间上方L型线状的瘢痕,用Plasma做了2次后,发现纵向川字纹的部位瘢痕有点加深,建议患者手术切除后再做Plasma。术后,接着进行了2次Plasma的治疗。
  治疗期间选用参数:
  H-Tip:60w;
  A-Tip:65-70w;
  R-Tip:60w;
  最后瘢痕的情况,如图所见。

  想了解更多病例效果,直接观看完整视频,会有更直观的认识。

  嘉宾介绍

900-jieshao.jpg

  廖教授对Plasma特点总结:
  1、很多浅表性瘢痕患者不愿意做手术,Plasma给出了更好的选择。
  2、Plasma的疗效是叠加的。需要看瘢痕的性质和患者的需求,选择治疗的次数。
  3、没有色素集团做靶细胞,克服了一些激光治疗的缺陷,色素沉着的问题。
  4、疼痛感比较明显。

  直播时间:每周三晚 20:00-20:40;
  期待您的再次参与!


欢迎关注中国瘢痕医学网

1482458338757064053.png

课程视频
【完整直播视频】 [ 密码: 317666] 手机无法观看者,可在电脑上观看。